船舶海工产业是高端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配套和总装则是船舶海工产业的两个核心。 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原校长施卫东建议在发展船舶海工总装能力的同时,把船舶海工配套产业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主攻方向,进一步提升船海产业核心竞争力。 施卫东表示,我国船舶海工产业链日臻完善。船舶配套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配套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特别是作为世界级船舶海工基地的“南通船谷”,历来重视发展船舶海工和配套产业,行业发展较快,产品涵盖电子电气设备、甲板机械、材料、舱室机械、通讯导航及自动化、船用舾装件等领域,在一些海工装备关键配套设备方面取得了突破。
据南通市工信局副局长朱振宇介绍,南通集聚船舶海工规上企业322家,产值规模超1500亿元。围绕从“一个产业”到“一个集群”方向布局发展,南通重点船企手持FPSO、风电安装平台、起重铺管船、海工模块等订单充足,交付期排至2026年之后。 南通围绕启东海工船舶工业园、启东滨海工业园区重点发展海工模块、压力容器、柴油机部件,围绕海门邮轮配套产业园(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邮轮和海工配套设备,依托如皋港重点发展船舶海工模块、船舶配件等。 除此之外,面向远洋、内河船舶低碳零碳动力需求,南通开展船用发动机低碳、零碳燃料燃烧与排放控制、先进材料、智能控制、可靠性等关键共性技术硏究工作,加强低碳零碳燃料发动机、大缸径双燃料中速机技术和产品的引进与研发。 据统计,我国约十分之一的船舶和四分之一的海工装备制造能力在南通集聚。 2024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南通)发展大会暨船舶海工产业展(简称:2024南通船舶海工产业展)顺势而为,将于9月12日-14日,在南通国际会展中心、南通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展会由南通市人民政府、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邀请国内外从事船舶海工总装建造、配套设备制造、设计服务及科研机构、行业高校等各相关企业参加展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