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月16日)上午,2025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南通)发展推进会暨船舶海工产业展开幕式在南通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市委书记吴新明、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郭大成、省工信厅副厅长李锋致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彤主持,芬兰驻上海总领事嵇安诺、印尼驻上海总领事邯伯盼、日本驻上海总领事冈田胜等出席活动,共同为船舶海工产业展启幕。

吴新明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南通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说,百年来,南通始终把船舶海工作为主导产业深耕不辍,船舶制造、海工装备产业规模现已分别占全国的1/10、1/4,成功跻身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当前,全球船舶海工产业正处在绿色转型、智能升级的关键阶段。南通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加快推动船舶海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世界级船舶海工产业集群。他表示,南通将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方阵和完备的上下游产业链,加快实现从“总装制造”向“总包集成”的跨越;坚持产创融合,构建“龙头企业+科研院所+配套企业”协同创新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实现从“规模领先”向“高端引领”的跨越;引领方式变革,构建高效、敏捷、清洁、安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实现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跨越;强化要素支撑,推动高端服务业态向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跃升,深化产教融合,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形成全要素支持体系,加快实现从“基础配置”向“系统赋能”的跨越。他诚邀全球伙伴做南通“海洋梦想”的合伙人,在南通共享新机遇、共拓新蓝海,共同书写船舶海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郭大成在致辞时说,江苏是我国造船第一大省,南通是江苏船舶海工产业的领头羊,在新型海工装备、特种船舶建造领域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当前经济运行虽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但船舶海工产业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充分彰显了产业的强大韧性和活力。南通船舶海工产业展就是中国船舶人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推动行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窗口和平台。希望各界携手并进、共创未来,共同为我国船舶海工产业繁荣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李锋在致辞时说,江苏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长三角地区打造全球规模最大、覆盖全系列船型的世界级船舶产业集群”部署,更好发挥通泰扬国家级集群牵引作用,着力构建“创新引领—区域协同—开放融合”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全面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船舶产业体系,在全国率先建成世界级的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集群。 中船集团首席专家胡可一作《创新——船海业转型发展的新动能》专题报告。南通市人民政府与上海市长兴岛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政府签署共同打造世界级船舶海工产业集群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船级社、中船集团708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16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涵盖供应链采购、综合授信、银企合作等多个方面。 现场还播放了《共建世界级船舶海工集群》宣传片,发布了中国船级社《海上制氢设施指南2025》、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船舶工业年鉴2025》、南通市船舶海工产业2025新技术新产品。
本次活动由南通市人民政府、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通泰扬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主办,以“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为主题,通过船舶海工产业展、创新产品和集中发布会等形式,展示船舶与海工装备领域的最新成果与发展趋势。其中船舶海工产业展为期3天,超500家企业参展,包括来自芬兰、荷兰、法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60多家知名国际企业和国际机构。 上海市相关部门和板块负责同志,省交通运输厅、省科协、省港口集团相关负责同志,日本、韩国、芬兰、丹麦、印尼、埃及等国使领馆代表、商贸机构负责人,国内外船舶海工知名企业代表,高校、科研院所、船级社、行业协会专家学者以及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相关领导参加活动。 开幕式后,与会人员还参观了船舶海工产业展。 |